顯示具有 國小 - G5上課照片 標籤的文章。 顯示所有文章
顯示具有 國小 - G5上課照片 標籤的文章。 顯示所有文章

2022/11/04

 國小G5~G6教材說明與上課照片 

國小五、六年級進入了認知發展中的形式運思期,已具有抽象性思考能力。因此,課程設計延續小四以探究和實作為主軸,同樣著重觀察記錄與生活體驗的連結。但在知識內容方面提高了;實驗操作預留更多可自我發揮空間;實作後的討論和推理分析,更著重圖表詮釋和資料分析;在填答方面從輔助性提示,轉為開放的找出關鍵詞;在討論方面則需要更多論述自我觀點等等作法,都是這階段的學程特色。如此更可完整地強化學生具備「科學地解釋現象」、「評估與設計科學探究」和「科學地詮釋資料與證據」能力。



教材內容的編撰包含了「教學目標」、「實作+探究」、「科學大道理」、「生活小常識」、「科學博視」和「素養培訓讚」等部分,功能說明如下:

「教學目標」以條列方式載明,一目了然該單元的教學核心與學習重點。

「實作+探究」從實驗項目和操作步驟可了解實作的目的與方法。從紀錄圖表可知道實驗數據和資料。從結果與討論和結論來增進推理分析能力。對於強化探究能力和多元觀點思考幫助甚多,是培養科學素養的重要核心。

「科學大道理」歸納學習內容的重點,可藉此掌握相關科學原理或知識。


「生活小常識」連結與生活中關聯的現象或事物,對豐富生活經驗與應用在解決問題能力方面有極大幫助。


「科學博視」為補充性的相關知識,助益延伸學習,豐富科學認知。

「素養培訓讚」透過作答的練習立即複習,並檢測學習成效厚植科學素養力。



科學教育應以嚴謹的科學方法從探究和實作出發。課程教學內容不該只是組裝材料包,近似勞作地完成科學教具為目的。多年的教學經驗發現,學童在我們規劃的課程中,實作方面有助自主思考、解決問題和得到樂趣;探究過程訓練推理論證、分析發現和提升科學認知;科學態度方面則養成了思考和探究習慣。如此形塑的科學素養,自然地樂觀、積極與自信的面對未來瞬變時代的考驗。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2020/12/15

G5-2-U02 流水作用 上課寫真

👀侵蝕、搬運、沉積是流水三大作用,社會的地理有提到,自然小五下也會教到,國中地科更是重點。但沒有實驗可觀察這個大自然現象,總有些遺憾和不易理解。

👀我們自己研發出一組河道模型,雖做工費時,但可以清楚演繹出流水在河道中表現的三大流水作用。小朋友只要在河道中鋪一鋪沙土,倒入一杯水,就可以觀察與理解。哪裡被侵蝕了?哪裡沉積了?搬運到哪裡了?一目了然。這模型常被學校或安親老師假「借」真拿走,請愛惜與保管,外面買不到喔!嘻...😁😁😁








👉侵蝕、搬運、沉積是流水的三大作用,很多同學都搞不清楚其中的差別。

實驗過後,同學們皆一目了然 清楚了. 👍👍


G5-1-U8~U10 不要讓電自尋短路 & 串並聯差很大 & 電路發"聲"什麼是 上課寫真

👀這次主題是電路,透過這組電子積木,可以很快連接電路,進入實質的探究。

第一堂是串並聯,雖然小四,學過但也忘了。另外還補充學校沒有教的短路,用實際連接電路來理解電路是通的,但是燈泡卻不會亮。

👀第二堂 串並聯差很大

教小朋友使用三用電表來測量電壓。了解串聯的電池變壓加倍了,但是並聯的電池變壓不變。  另外,還有組裝更複雜的電路,確認對LED的連接要有正、負極接對的概念。  用馬達帶動風葉片,理解正、負極接反,馬達轉向不同會導致風葉片吹出的風向不同。

👀電路發"聲"什麼事~~ 

電路進行到第三堂課,該展現學生看電路圖自行組裝的能力。並且從教材的提問中,操作教具觀察記錄結果。     電路變複雜的,但還是脫離不了基本的串並聯。     教材中,還補充了樓梯間以上下樓層,兩個開關控制一個燈泡的電路原理。   考驗學生對電路在開關的控制下,會流通那些導線的基本電學。   這些都已經超出國小的學習範圍,但對國中的李化很有幫助。







熱門訊息

2025寒假冬令營 【空氣動力超跑】 招生中~

  🎉2025寒假科學主題營【空氣動力超跑】 招生囉…..🎉 👉超好玩的【空氣動力超跑🚗】 📌未來感線條外型的設計。 📌未來能源,空氣動力,環保節能。 📌模擬真實單缸單活塞的氣動引勤,透過內建的汞將空氣壓縮進缸,驅動曲軸旋轉,因此產生動力。 👀模組化的套件,自己動...